在水资源短缺与农业智能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,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牵头的科研团队研发的“基于点云的可编程自适应节水喷灌系统”近日正式亮相。该系统通过融合点云技术、电控技术与物联网平台,解决了传统喷灌设备地形适应性差、路径规划能力不足、喷洒不均匀等痛点,标志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迈入智能化、精准化新阶段。
一、传统喷灌困境:效率与资源的双重挑战
传统喷灌设备在复杂地形中常因无法精准识别障碍物(如人行道、作物间距)而造成无效喷洒,同时喷洒范围固定、水量分布不均等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。据统计,传统喷灌的节水效率仅60%-70%,且人工管理成本高昂。随着国家《“十四五”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》的推进,高效节水技术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。
二、核心技术突破:点云+电控+物联网的智慧融合
针对上述痛点,新系统通过三大创新实现技术跃迁:
地形自适应与路径规划
点云三维建模:通过激光扫描实时生成灌溉区域的高精度地形图,自动识别障碍物与作物分布,动态规划最优喷洒路径,避开人行道等非目标区域。
喷头智能调控:电控喷头支持微米级流量调节,结合土壤湿度、风速等传感器数据,实现“按需喷洒”,喷洒均匀度提升至92%以上,节水效率达85%。
远程智能管理
物联网与大数据平台:系统通过物联网将实时温湿度、风速、喷灌状态等数据回传至手机端或云端,用户可远程操控开关、调整喷洒策略,并生成灌溉效能分析报告。
可视化与预测决策
大数据平台:整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报,构建灌溉决策模型,提前预测作物需水量,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管理成本40%以上。
三、政策赋能:响应国家节水战略,助力农业现代化
该系统的设计与推广深度契合国家政策导向:
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》明确要求推广智能灌溉技术,提升农业水效;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”,支持数字化、智能化装备研发;
地方实践如内蒙古乌海、内蒙古临河等实验基地已通过智慧灌溉技术节水30%-50%,为系统落地提供示范案例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news.hnxcbhd.com/16189.html